鞭辟入里
[biān pì rù lǐ]
点击听鞭辟入里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补充
基本
深入剖析,进入里层。形容文章、言论深刻、透彻,深入精微,切中要害。
古义
原指做学问要切实。
鞭辟:鞭策,激励。
入:进入。
里:最里层。
易错点
“辟”此处不读bì。
例  句
1. 他在分析社会现象时,总能鞭辟入里,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。
2. 教授在讲授哲学课程时,对哲学思想的阐述鞭辟入里,让学生们深受启发。
成语故事
这个成语源自北宋理学家、教育家程颢和其弟程颐的《师训》。书中强调,“学只要鞭辟近里,著己而已。”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,做学问的关键在于能够深入剖析,探求事物的最深层的本质和道理,并且这种学习要能够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成长。
成语“鞭辟近里”中的“鞭”字,原意是鞭策、激励,这里用来比喻深入探究的动力和决心;“辟”字则指透彻、剖析,强调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;“入”字意味着进入,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;“里”字原指衣服的内层,但在这里引申为事物的内部或深层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力透纸背
一针见血
反义词
隔靴搔痒
浮光掠影
轻描淡写
出  处
学要鞭辟近里,“鞭辟”如何?
宋·黎靖德等·《朱子语类》·卷四五
引  证
1.
而那些理学话,又都是作者阅历有得之言,说得鞭辟入里,不枝不蔓。 现代·朱自清·《杂文遗集》
2.
他们的思力不足,不足剖析入微,鞭辟入里。 现代·朱自清·《山野掇拾》
3.
故能兴民权者,断无可亡之理。汝已见到此层,但未鞭辟入里耳。 近代·梁启超·《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》
4.
盖以汪、孙两家唱法而论,汪之唱法可用“顶天立地”一语来形容,其发展方向是纵深的,字字鞭辟入里,如书法之力透纸背。 现代·吴小如·《京剧老生流派综说》
5.
努力学习掌握这样的文字功夫,描写事物时,形象生动……一发挥议论时,鞭辟入里。 当代·秦牧·《散文创作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