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忧相救
[tóng yōu xiāng jiù]
点击听同忧相救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
基本
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。
同忧:谓遭遇相同。
相救:相互救助。
用法提示
用于处事等。
例  句
他面对这个同样来自下层社会的苦命人时,很自然地产生了同忧相救的感情。
成语故事
在春秋时期,楚平王残忍地杀害了太傅伍奢和他的长子。为了躲避追杀,伍奢的幼子伍子胥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国家,前往吴国。在吴国,公子光非常欣赏伍子胥的才华,把他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助手。伍子胥也帮助公子光成功登上了王位,成为了吴王阖闾。就在这个时候,楚国的左尹佝宛被一个叫做费无极的奸臣陷害。佝宛的部下伯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逃离了楚国,投奔了吴王阖闾。当伯嚭到达吴国后,伍子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。有位大夫私下里对伍子胥说:“我们并不了解伯嚭的为人,你为什么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他呢?”伍子胥回答道:“你有没有听过那首《河上歌》?同样遭遇的人会互相同情,有着相同忧患的人也会互相救助。”伍子胥的意思是,他和伯嚭都遭受了不幸,所以他们能够互相理解,互相支持。这就是“同病相怜”这个成语的来源。它用来形容那些有相同不幸遭遇的人能够互相同情、彼此理解。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作“相怜同病”或“同忧相救”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出  处
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
汉·赵晔·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
引  证
1.
古语有之:“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”,嗟君我之形踪,何斯言之相副! 明·杨慎·《祭玉垒王舜卿文》
2.
古语云:“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当代·佚名·《人民日报》2016.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