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,子路向孔子请教:“如何才能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呢?”孔子回答:“若能拥有鲁国大夫臧武仲的智慧,孟公绰的淡泊名利,卞庄子的英勇无畏,冉求的才艺出众,再加上对礼乐的熟稔和运用,那么,他便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了。”子路感叹道:“这些条件实在难以达到啊!”孔子微笑道:“完美无缺的人哪有那么容易找到?但在我看来,做一个好人并不一定需要具备所有的条件,只要能在面对利益时,能深思熟虑,不轻易贪图;在遭遇危险时,能毫不犹豫地舍生忘死;即使生活贫困,也能坚守诺言,这样的人,便已经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好人了。”
这便是成语“见危授命”的由来,用来比喻遇到国家有危难或是紧急危险时刻,不惜献出生命。也称“见危致命”、“临危授命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