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制变
[lín wēi zhì biàn]
点击听临危制变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
基本
面临危险时紧急应变。
临:面对。
危:使处于危险境地;损害。
制:限定,约束,管束。
变: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;变化;改变。
用法提示
用于处事。
例  句
在那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中,领导团队临危制变,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,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安全。
出  处
司马懿临危制变,擒渊可计日待也。
晋·陈寿·《三国志·魏志·明帝纪》
引  证
1.
循理守常曰道,临危制变曰权。权之为称,譬犹权衡也。 北齐·刘昼·《新论·明权》
2.
知卿忠义一心,纠逖无隐,临危制变,果获罪人。 唐·张九龄·《敕奚都督李归国书》
3.
司马太尉善能用兵,临危制变,多有良谋。 明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·一〇六回
4.
上至邺,自为文祭魏太祖,曰:“临危制变,料敌设奇,一将之智有余,万乘之才不足。” 北宋·司马光等·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九年》
5.
古之人临危制变,亦有权焉,(杨)雄知(王)莽之不可匡也,故矫为其辞,姑务脱祸,是亦权也。 唐·陈黯·《诘凤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