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流汗浃背
[liú hàn jiā bèi]
基本释义
中性
紧缩
基本
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也形容惭愧不安之极。
流汗:淌汗。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。
浃:浸透;遍及。
背:脊背。
例 句
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,他已经
流汗浃背
了。
成语故事
东汉末年,因为汉献帝软弱无能,曹操掌握了军政大权。建安元年(公元196年),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,自己任大将军及丞相,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当时,有个叫赵彦的议郎,是汉献帝亲信的谋臣,常给献帝出谋划策,所以遭到曹操的嫉恨,后来就被曹操杀害了。献帝对曹操这一暴行气愤不已。有一次,曹操去朝见献帝,献帝警告他说:“你如果愿意辅助我,就忠厚一点,如果不愿意,就离开我。”曹操听了以后心里非常惊疑,他从献帝那里走出来,汗水都湿透了脊背,从那以后没有上朝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汗如雨下
汗流浃背
同义异形
词组
汗流浃背
汗出浃背
汗流洽背
汗流浃体
出 处
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
宋·佚名·《青琐后集》
引 证
1.
[桂员外]猛然惊醒,流汗浃背,乃是一梦,身子却在寓所,天已大明了。
明·冯梦龙·《警世通言》·第二十五卷
2.
圣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凭赤眉之众,其乌合同也。圣公称尊,流汗浃背;盆子建号,宛缩欲啼,其负乘同也。
明·胡应麟·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一》
3.
〔熙公〕一日阅真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,默识悬解,流汗浃背。
明·宋濂·《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大千禅师照公石坟碑文》
4.
遂梦……引手就涤,不觉失足而坠。既寤,流汗浃背,乃用井中清水之义,更名曰囦,其音与渊同。
宋·洪迈·《夷坚支志·李克己井梦》
5.
唐璧慌忙拜伏在地,流汗浃背,不敢仰视。
明·冯梦龙·《喻世明言》·卷九
6.
张彦之乱,命判官王正言草奏诋斥梁君臣,正言素不能文辞,又为兵刃所迫,流汗浃背,不能下笔。
宋·欧阳修·《新五代史·司空颋传》·五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