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龙腾虎跃
[lóng téng hǔ yuè]
基本释义
褒义
联合
基本
像龙那样飞腾,如虎一般跳跃。多用来形容奋发兴起,气势雄放壮阔。
比喻
比喻精神振奋,有所作为。
龙: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。
腾:奔跑,跳跃。
虎: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。
跃:跳。
例 句
1.
在新年晚会上,舞龙舞狮的队伍
龙腾虎跃
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。
2.
运动会上,运动员们
龙腾虎跃
,奋力拼搏,展现出了青春活力和竞技状态。
3.
春天到了,万物复苏,整个森林都呈现出
龙腾虎跃
的景象,生机盎然。
成语故事
唐代学者严从,曾著有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,在这篇文章中,他借对周瑜、鲁肃等三国名臣的评析,阐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。严从笔下有这样一段启人深思的话语:“圣贤之人,得天命所归,执掌天下;才智之士,膺受重任,辅佐朝政。犹如蛟龙飞天,猛虎出林,风云际会,气势磅礴。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,我们不难发现,世间的一切法则,皆与天意息息相关,遵循着宇宙自然的精妙秩序。”
近反义词
近义词
生龙活虎
奋发有为
英姿勃勃
虎跃龙腾
龙翔虎跃
奋发向上
斗志昂扬
反义词
死气沉沉
无精打采
委靡不振
温文尔雅
同义异形
词组
虎跃龙腾
出 处
然则圣人受命,贤人受任,龙腾虎跃,风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。
唐·严从·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
引 证
1.
此皆既述其事又发其义,观词之辨者,以为议论可也;观实之具者,以为序事可也。变化离合,不可名物;龙腾虎跃,不可缰锁。
明·王维桢·《驳乔三石论文书》
2.
登高山复有高山,出瀛海更有瀛海,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,所成就其能几许?虽成少许,不敢自轻。
近代·梁启超·《饮冰室文集·四五下·志未酬》
3.
他刚要回头再唤一声,见强小兵已经猛策他的那匹龙腾虎跃的火焰驹,雷鸣电闪般地驰骋过去。
当代·王士美·《铁旋风》·第一部
4.
新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辅导员也龙腾虎跃,起来接班。
当代·柯岩·《她爱祖国的明天·“你的兵变了么”》
5.
这一幅字写得苍劲有力,龙腾虎跃,气势不凡。
当代·冯夏熊·《背兴的恋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