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器蚌盘
[wǎ qì bàng pán]
点击听瓦器蚌盘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
基本
泛指粗陋的食器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瓦器:用泥土烧制的器皿。亦泛指粗拙的陶器,以别于瓷器。
蚌盘:即螺钿。镶嵌蚌壳作为装饰的漆器。
用法提示
用于生活。
例  句
在那个时代,即使贵为皇亲国戚,也常常过着瓦器蚌盘般的生活,以示节俭。
成语故事
梁朝末年,侯景发动叛乱,陈霸先心中充满义愤,决定带领军队北上讨伐侯景。他与王僧辩的军队在建康城下会师,并共同商讨战略。在众多军队都犹豫不决、畏首畏尾的时候,陈霸先主动请求出战,凭借他的谋略和智勇,成功击败了侯景,从此名声大振。战后,陈霸先反对北齐操控梁朝政权,于是起兵于京口,除掉了屈服于北齐政权的王僧辩,并拥立萧方智为梁敬帝。公元557年,梁敬帝主动让位于陈霸先,陈霸先建立了陈国,成为了陈武帝。陈霸先一生征战无数,胆识过人。在处理政务上,他主张宽松、简练,除了紧急的军务外,他并不轻易动用兵力。他的生活非常勤俭朴素,日常饮食非常简单,即使在宴会上,也看不到山珍海味,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都是用陶土或蚌壳制成的。
陈霸先不仅富有远见卓识,还能严格要求自己,因此他能够取得天下,又能治理好天下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化出了一个成语“瓦器蚌盘”,用来形容器具简陋,生活简朴。这个成语就源自陈霸先的节俭生活和他对国家的贡献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蓬门筚户
出  处
以俭素自率,常膳不过数品,私飨曲宴,皆瓦器蚌盘,肴核庶羞,裁令充足而已。
唐·姚思廉·《陈书·高祖纪下》
引  证
1.
瓦器蚌盘,敢忘于刻已,雉头虎魄,岂事于娱情。 唐·杜光庭·《皇帝周天醮词》
2.
雅尚俭素,常膳不过数品。私飨曲宴,皆瓦器蚌盘,肴核庶羞,裁令充足,不为虚费。初平侯景及立敬帝,子女玉帛皆班将士。 唐·李延寿·《南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