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卤莽灭裂
[lǔ mǎng miè liè]
基本释义
贬义
联合
基本
形容做事粗鲁、草率。
今义
后用来形容做事苟且轻率,不负责任。
卤莽:粗鲁。
灭裂:轻率。
例 句
1.
我们不能
卤莽灭裂
地做出决策,必须仔细分析各种情况,权衡利弊。
2.
这位年轻的领导人在处理紧急情况时,没有
卤莽灭裂
,而是冷静分析,果断决策,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。
成语故事
长梧封人对子牢说:“你办理政事切切不能粗鲁莽撞, 处理民事不要轻率马虎。”接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:“以前我种田时,耕作马虎,结果呢,收成很不好,吃了马虎的亏;管理随便,结果呢,收获少得很,马虎教训了我。第二年我就改变态度,深耕细作,精心管理,结果是:禾苗长得很茂盛,所得的粮食,我一年也吃不完。”
近反义词
近义词
鲁莽灭裂
莽莽广广
草率从事
毛手毛脚
粗心大意
反义词
小心谨慎
同义异形
词组
鲁莽灭裂
出 处
长梧封人问子牢曰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昔予为禾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
战国·庄子·《庄子·则阳》
引 证
1.
其有卤莽灭裂徒为烦扰去处,将来本司觉察得知,具名闻奏。
宋·朱熹·《延和奏札》·三
2.
此一段北侠擒蓝骁,迥与别书不同……虽则是失了征战的规矩,却正是侠客的行藏,一味的巧妙灵活,绝不是卤莽灭裂、好勇斗狠那一番的行为。
清·石玉昆·《三侠五义》·九八回
3.
胡君辈之诗之卤莽灭裂趋于极端,正其必死之征耳。
现代·胡适·《尝试集·四版自序》
4.
文章所忌者,开口骂题;便说几句闲文,才归正传,亦未尝不可;胡遽惜字如金,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?
清·李渔·《闲情偶寄·格局第六》
5.
校古书者卤莽灭裂,有遇衍字不加删削,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。
清·俞樾·《古书疑义举例·因误衍而误倒例》
6.
以此尤宜分别名器,使之著明,以防后世之有僭差,不可卤莽灭裂,苟然而已也。
北宋·司马光·《后妃封赠札子》
7.
而用人之际,卤莽灭裂,一切不问。
宋·彭龟年·《止堂集·二·论续降指挥之弊疏》
8.
非真正英雄,不能于此出手……岂卤莽灭裂之夫,所能草草承当者哉?
明·袁宏道·《《(明)袁宏道集·二一瓶花斋集·九·答梅客生(其二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