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险如夷
[lǚ xiǎn rú yí]
点击听履险如夷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动宾
基本
走险路如行平地。
比喻
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。
履:踩,踏,行走。
险:险阻。
如: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。
夷:平地。
例  句
1. 那位探险家在面对未知的丛林时,履险如夷,他的勇气和智慧让人赞叹。
2. 消防员在火海中冲锋陷阵,他们履险如夷的精神令人敬佩。
3. 面对股市的大幅波动,他依然保持冷静,投资判断准确,真正做到了履险如夷
成语故事
《列子·汤问》中详尽叙述了赵氏始祖造父的驾车学习经历。起初,他跟随泰豆学习驾驭马车,泰豆匠心独运,于地面之上栽设了诸多木桩,每桩仅容一脚之地,桩与桩间距离恰好为一步之距。造父在这些木桩间行走,即便是快步往返,也未曾失足。令人惊叹的是,他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完全掌握了这种行走的技巧。泰豆见状,大为赞赏:“造父你如今已至化境,无需目视,无需鞭驱,心静体正,缰绳不乱,马蹄无差;无论回旋还是进退,皆能合于节拍。如此,车轮之外无需余辙,马蹄之外无需余地。即便身处险峻山谷,或是平坦原野,你都能泰然处之,视之如一。”
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造父驾车技艺的高超与心态的平和。他不再依赖视觉与外力,仅凭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端正,便能驾驭马车如履平地,无惧任何险阻。这种技艺与心态,后来演化为成语“履险如夷”,意指即便面对极大的危险和困难,也能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,毫不畏惧,泰然自若。此成语也常被写作“履险若夷”或“视险如夷”,用以形容人在危险境地中的从容与勇敢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赴险如夷
反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赴险如夷
出  处
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
汉·刘协·《喻郭汜诏》
引  证
1.
窃惟全德君子,心合高厚,次舍所临,天地神明举欲扶持而安全之,是以履险如夷,适远如近。 宋·林之奇·《通问汪成都》
2.
属罹艰屯,颠沛离析,履险如夷,有冯有翼。 元·赵汸·《宋处士诔文》
3.
是役也,公履险如夷,不为浮议动,摄万绪于寸心,应百变于一瞬,簿牍枹鼓之间,从容镇静。 清·陈寿祺·《大清赠太子太师……孙公墓志铭》
4.
去的时候,在疾驶如箭的航行中,我应当坦白地说,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都被行船的惊险和船工们那种举重若轻、履险如夷的高度纯熟技巧所吸引了。 现代·冯牧·《沿着澜沧江的激流——西双版纳漫记之一》
5.
(文天祥《云端》云)山上自晴山下雨,倚栏平立看风雷。有履险如夷之概。 清·吴乔·《围炉诗话》·五
6.
而从此周道坦坦,履险如夷矣。 清·郑观应·《盛世危言·狱囚》
7.
愿你福星高照,履险如夷! 现代·欧阳山·《苦斗》·四九
8.
救火夫一时激于舍身救人的意气,举足若轻地拖着水龙疾驰,履险如夷地攀登危楼。 现代·梁遇春·《救火队》
9.
愿你福星高照,履险如夷! 现代·欧阳山·《苦斗》·四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