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,蜀汉皇帝刘备于建兴元年病死,他的儿子刘禅继位。建兴五年(公元227年),诸葛亮准备出师北伐。临行前,他为了消除后顾之忧,给后主刘禅呈上了《出师表》,对蜀中各方面作了通盘考虑,适当安排。表中反复劝勉刘禅发奋有为,励精图治,赏罚分明,亲贤使能,虚心纳谏,以完成刘备“兴复汉室”的还未完成的事业。表中写道:陛下应当兼听各方面的意见,振奋自己的士气,不应当妄自菲薄,说一些无原则的话,从而堵塞批评者进谏的道路。
虽然诸葛亮对刘禅寄予很大的希望,但刘禅是位扶不起的阿斗。诸葛亮死后,他信任宦官黄皓,朝政日趋腐败,终于炎兴元年(公元263年)投降了魏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