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锣鼓喧天
[luó gǔ xuān tiān]
基本释义
中性
主谓
基本
锣鼓的敲击声响彻天空。形容军队作战时场面紧张激烈。
古义
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。
今义
后多形容喜庆、欢乐的景象。
锣鼓:锣和鼓,泛指各种打击乐器。
喧天:形容声音很大,响彻天空。
例 句
1.
新年佳节到来之际,整个城市
锣鼓喧天
,热闹非凡,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
2.
婚礼现场
锣鼓喧天
,喜气洋洋,新人的幸福笑容在喜庆的氛围中更加灿烂。
成语故事
明朝文人张岱,痴迷于戏剧之魅力,他家财万贯,却选择了一群戏剧演员作为他的仆人,时常在家中举办戏曲盛宴。每当他外出游玩,总会让仆人携带戏具,以备随时欣赏。一年中秋佳节之后,张岱乘船漫游,途经镇江北固山时,被那壮美的景色深深吸引,于是命船夫放慢速度,细细欣赏。当船只抵达金山寺下时,已是深夜二更时分。尽管旅途劳顿,张岱却毫无倦意,反而兴致勃勃地带领仆人上岸,踏进了金山寺。此时,寺内的僧侣们早已进入梦乡,大殿内一片寂静。然而,张岱的兴致并未因此减退,他命令仆人在大殿中布置戏台,准备上演一出好戏。仆人们迅速行动,点燃灯火,将大殿照得如同白昼。随着锣鼓声的响起,戏剧正式开演,原本宁静的寺院瞬间被欢声笑语和戏剧的旋律所充满。寺内的僧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喧闹声惊醒,纷纷从床上爬起,来到大殿外围观。他们被张岱的戏剧所吸引,纷纷驻足观看,不时发出赞叹之声。戏剧一直持续到天色微亮才结束,张岱这才满意地带领仆人离开寺院,继续他的旅程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“锣鼓喧阗”这个成语,原本用于形容古代打仗时两军相搏、锣鼓助阵的声势。如今,“锣鼓喧阗”则用来形容气氛热烈的景象,也常作“锣鼓声喧”或“锣鼓喧天”等,成为了描绘热闹场面的常用词汇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敲锣打鼓
鼓乐喧天
鼓乐齐鸣
吹吹打打
反义词
万籁俱寂
鸦雀无声
寂然无声
同义异形
词组
鼓乐喧天
出 处
驰波斗舰疾轻鸿,歌鼓喧天保岁丰。
宋·朱翌·《灊山集·二·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》
引 证
1.
到处红旗招展,锣鼓喧天,捷报四传,参观的人群如云。
当代·茹志鹃·《剪辑错了的故事》
2.
兄弟正然谈论,只听得外面锣鼓喧天,灯火照耀。
明·吴承恩·《西游记》·四七回
3.
苟才的公馆与继之处相去不过五六家,今日开通了隔壁,又近了一家,这边锣鼓喧天,鞭炮齐放,那边都听得见。
近代·吴趼人·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·四四回
4.
那天,太原城里锣鼓喧天,大街上的老百姓扭着秧歌欢庆解放。
当代·魏巍·《东方》·三部一三章
5.
早来到北邙前面,猛听的锣鼓喧天,那军不到三千,拥出个将一员,雄纠纠威风武艺显。
元·尚仲贤·《单鞭夺槊》·第四折
6.
只恐饥荒在眼前,中流锣鼓漫喧天。老夫聊亦逢场戏,不敢思量到半年。
清·赵翼·《瓯北诗钞·绝句二·麦已歉收,雨犹未止,而龙舟之戏尚华艳如昔,感赋(其二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