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有一位将领张巡,邓州南阳人。他博览群书,通晓战法,志向远大,意志坚强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,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诛奸臣杨国忠为名,就起兵叛乱,他的部将史思明率军响应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安史之乱”。在安史之乱中,张巡率军固守睢阳(今河南商丘)。他激励将士奋勇作战,一天之内就同叛军打了二十仗,将士们士气高涨。睢阳太守许远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张巡,所以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张巡,而张巡也不推辞,尽职尽责,指挥军队打了许多胜仗。
一开始,睢阳城内有粮食六万斛,可食用一年。然而,河南节度使嗣虢王(巨)自作主张,拿出一半的粮食发给濮阳、济阴的守军,许远坚决反对,可是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。济阴的守军得到粮食后,马上叛变了。因此,到了关键时刻,睢阳城中的粮食十分缺乏,每天只发给每个将士一勺米,他们不得不煮木皮、纸张充饥。况且,城中只有士兵千余人,个个瘦弱不堪、筋疲力尽,连射箭的力气都没有了,救兵又总是没到,形势十分严峻。叛军闻知城内这样的惨状,就架起云梯,往城墙上爬。张巡命令士兵用钩杆打击,不让叛军爬上来,并且点起篝火,烧毁云梯。叛军利用钩车、木马冲击,张巡就命令士兵把这些东西砸碎。叛军佩服张巡的神机妙算。不再强行攻城,就挖掘壕沟,围起栅栏,坚守阵地,围困睢阳城。张巡手下的士兵有许多人都饿死了,侥幸活下来的那些士兵,也个个满身疮痍,气息奄奄。张巡献出自己的爱妾,对将士们说:“你们整年吃不饱饭,而忠义之心一点不衰,我恨不能割下自己身上的肌肉给大家吃,又怎么能吝惜一个爱妾,坐视你们挨饿呢?”接着,他把那个爱妾杀了,叫大家吃。在座的人都泣不成声,不肯吃。张巡下令,逼迫他们吃。太守许远也杀掉奴僮叫军士吃。军士们还网罗鸟雀、挖掘鼠类,煮铠甲、箭壳来吃。到了后来,终因弹尽粮绝、寡不敌众,睢阳城被叛军攻破。张巡惨遭杀害,那时候他刚刚四十九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