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
为人作嫁”本指为他人制做嫁时的衣装。后来,常用以比喻为他人的事情辛苦忙碌,而自己却无暇自顾、无利可图。
此典出自唐代秦韬玉《贫女》:“蓬门未识绮罗香,拟托良媒益自伤。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。敢将十指夸针巧,不把双眉斗画长。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
作嫁衣裳。”
唐代有一位诗人,叫秦韬玉。他写了题为《贫女》的一首诗,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出嫁的贫苦人家的姑娘,因为不愿迎合世俗而难觅佳偶,而她为此感到忧伤、怅惘。这首诗写道:
“我出生在穷苦的人家,从来没有穿过绫罗绸缎。想请媒人替我找一个知心的丈夫,可是也做不到,我感到悲伤。如今的社会上,有谁能欣赏我的高尚情操呢?他们看重的只是衣着打扮。我有一双灵巧的手,宁愿所做的针线活可以在众人面前夸口,而不愿把双眉画得那么长,同风流女子争奇斗妍。我非常悔恨的是,年年岁岁飞针走线,为他人缝制嫁时的衣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