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麻痺不仁
[má bì bù rén]
基本释义
贬义
基本
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。
麻: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。
痺:中医指由风、寒、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。
不:副词。
仁: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。
例 句
1.
他长期沉浸在自我世界中,对外界的苦难与不公显得
麻痺不仁
,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,这种冷漠的态度让人深感痛心。
2.
目睹了如此残忍的场面,他竟然还能保持
麻木不仁
的态度,真是令人难以置信。
3.
真正的教育应该唤醒人心中的善良与同情,而不是培养出一群对世界
麻木不仁
的人。
成语故事
出自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那些感觉不到疼痛也不具备仁爱之心的人,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已经长久且深入骨髓,导致气血(荣卫)的运行变得滞涩不畅,经络也时常阻塞不通,因此感觉不到外界的刺激。同时,由于皮肤得不到气血的滋养,所以也就失去了对外界应有的感知和反应,变得
麻木不仁
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无动于衷
麻木不仁
同义异形
词组
麻木不仁
引 证
1.
今但以仁体称兄,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。
明·李贽·《寄答留都书》
2.
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入深,荣卫之行濇,经络时疏,故不通。皮肤不营,故为不仁。
战国至秦汉·佚名·《黄帝内经素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