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·学记》中记载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意思是:如果父辈是铸冶金属的匠人,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他们如何铸造各种金属、修补残破的物品,那他们学习的第一步往往是用兽皮缝制一件裘袍,这是学习冶金技艺的初级阶段;如果父辈是制弓的高手,孩子经常观察父辈将筋角弯曲成弓的过程,他们学习的第一步通常是用竹、柳等柔软的材料编织成畚箕,这是学习制弓技艺的入门阶段。也就是说,我们无论学习什么,都应该从基础做起,循序渐进,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。
成语“克绍箕裘”由此而来,原指善于冶铸的人的儿子,一定也能学会补缀皮衣;善于造弓的人的儿子,一定也能学会制作簸箕,后指能继承先辈的事业。该成语也作“为裘为箕”、“箕裘不坠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