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治武功
[wén zhì wǔ gōng]
点击听文治武功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
基本
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卓有成就。
比喻
比喻政治与军事。
古义
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今义
后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。
文:文化;文教。
治:治理、管理。
武:泛指与武力、军事、战争有关的事物,与“文”相对。
功:功绩、成就。
用法提示
用于用兵打仗。
例  句
1. 这位君主在位期间,以文治武功著称,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政策,使得国家文化繁荣。
2. 这位将军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,还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,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,屡立战功,同时在治理地方时也能够推行文化教育,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,真正做到了文治武功兼备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文德武功
同义异形
词组
文德武功
出  处
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治,去民之灾,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
西汉·戴圣·《礼记·祭法》
引  证
1.
钦惟皇帝陛下文治武功,法天启运,恩波遍乎远迩,谋猷协乎臣工,唐虞三代之盛,于今见之。 明·郑真·《凤阳左卫指挥使司正旦进贺表笺三道·上位表》
2.
几年来的文治武功,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“子曰诗云”一般,背不上半句了。 现代·鲁迅·《呐喊·一件小事》
3.
于这些“天子”们写史者和读史者都不能避开不写不读。其中有一些被称为“圣君”、“英主”,他们的文治武功彪炳史册。 当代·季羡林·《漫谈皇帝》
4.
吕留良这样著书立说的人,连前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、赫赫盛德都加以隐匿和诬蔑,实在是不顾民生国运只泄私愤了。 当代·余秋雨·《一个王朝的背影》·三
5.
对内压迫,对外屈膝,政治腐败,人心丧尽,就是以文治武功著称的文王武王再世怕也无回天之力了。 章树之·《忆往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