瓮中捉鳖
[wèng zhōng zhuō biē]
点击听瓮中捉鳖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
基本
在大坛子里捉甲鱼。形容手到擒来,轻易而有把握。
比喻
比喻很有把握、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某对象或办好某件事。
瓮:盛水的大坛子。
中:内,里面。与“外”相对。
捉:抓,逮。
鳖:甲鱼。
例  句
1. 侦探利用罪犯的贪心,设下了一个完美的圈套,使罪犯瓮中捉鳖,无处可逃。
2. 警方精心策划,准备给嫌疑人来个瓮中捉鳖
成语故事
此典出自元代康进之《梁山泊李逵负荆》:“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,管教他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”
  康进之,棣州(今山东惠民)人,元代前期剧作家。他写过两个关于黑旋风李逵故事的剧本。传世的《梁山泊李逵负荆》成功地塑造了李逵的英雄形象,揭示了梁山英雄与人民的血肉关系。
  在梁山泊附近,有个杏花庄,庄上有个老汉,名叫王林。王林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,名叫满堂娇,她年轻貌美,还没有许配人家。一天,有两个地痞流氓,一个叫宋刚,一个叫鲁智恩,他们假冒梁山好汉宋江和鲁智深的名义,强行抢走满堂娇。李逵便信以为真,要同宋江和鲁智深算账。他大闹忠义堂,举起板斧要砍倒杏黄旗,并要宋江去和王林当面对质。到了后来,弄清了事情的真相,李逵砍了一束荆条,缚在背上,向宋江请罪。
  宋江下命令李逵去捉拿那两个冒名顶姓的恶棍,将功折罪。李逵说:“这好像到大瓮中去捉鳖,一伸手就可以捉到。”后来,他把两个恶棍捉住了。
出  处
翁里何曾走却鳖。
宋·释普济·《五灯会元·枢密徐府居士》·十九
引  证
1.
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,管教他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 元·康进之·《李逵负荆》·第四折
2.
随你异常狠盗,逢着他便如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,因此也积趱得有些家事。 明·凌濛初·《初刻拍案惊奇》·卷三
3.
要打埋伏,我领你们个好地形,瓮中捉鳖,十拿九稳 现当代·马烽、西戎·《吕梁英雄传》·十六回
4.
我们法术单怕狗血人屎,叫人围住,他在睡梦里,把秽物浑身一淋,他便施展不得。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 清·陈忱·《水浒后传》·第六回
5.
张太太这里,横竖欺他是女流之辈,瓮中捉鳖,是在我手掌之中。 清·李宝嘉·《官场现形记》·五一回
6.
这对于他是最好的消息,敌人已经处于腹背夹击的窘态。“这一下子,我要瓮中捉鳖,让你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!” 当代·刘白羽·《第二个太阳》·一七章
7.
闯王点点头,笑着说:“只要袭破开封,周王如想凭着宫城顽抗,咱们就来个‘瓮中捉鳖’。” 现代·姚雪垠·《李自成》·第二卷第五四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