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渡陈仓
[àn dù chén cāng]
点击听暗渡陈仓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动宾
基本
指正面迷惑敌人,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。形容暗中进行活动。
比喻
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。亦比喻男女私通。
今义
后指正面迷惑敌人,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的战略。也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。
暗:隐蔽,不显露;秘密,不公开。
渡:越过。
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,为关陇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。
用法提示
常同“明修栈道”连用。
例  句
1. 他表面上与竞争对手和平共处,实际上却在背后暗渡陈仓,策划着一场商业上的大动作。
2. 在谈判桌上,双方看似达成了共识,但其中一方却暗渡陈仓,暗中准备了另一套方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。
成语故事
秦朝末年,项羽和刘邦都有独霸天下的野心。公元前206年正月,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封地、封王,他知道刘邦不好对付,有意将刘邦封为汉王,领地限制在当时偏僻的巴蜀和汉中一带。刘邦很是不服,但当时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项羽抗衡,只好领兵西上,开往汉中的南郑城。在通往南郑的路上,有绵延几百里的栈道。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,铺上木板而成的窄小通道。刘邦接受谋士张良的计策,将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毁。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防御,又可以迷惑项羽。因为项羽为防刘邦日后与自己争天下,把他东进必经的关中分为三部分,封秦朝的三个降将鄣邯、司马欣、董翳为王,号称三秦,拥重兵把守。烧毁栈道,既向项羽表示刘邦无意东进,又松懈了三秦对刘邦的戒备和防守。
公元前206年8月,刘邦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。韩信命大将樊哙带一万人大张旗鼓地去修复栈道。由于山路崎岖,栈道全部焚毁,将士们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。樊哙心中暗暗叫苦,如此工程,就是十万人一年也修不完哪!消息传到把守关中第一道关口的老将鄣邯耳朵里,也很是不以为然。
哪知韩信亲率三万精兵,秘密从孤云岭雨脚山后,沿陈仓小路疾行,将士们弃马步行,不顾山道曲折,披荆斩棘,昼夜兼程,仅半个月的时间,突然就出现在了关中。鄣邯听到消息,大惊失色。由于疏于防备,一时手足无措,不知如何是好。而此时,汉军先锋樊哙已经开始攻城了。鄣邯只得仓促披挂上阵,开城迎战。结果连败三阵,丢了三座城池,所带精兵所剩无几。鄣邯恐怕被韩信活捉,有辱一世威名,恼羞成怒,拔剑自刎。
此后,韩信又连破司马欣和董翳,收取关中,直捣咸阳,楚汉相争从此拉开了帷幕。四年后,也就是公元前202年,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,统一了天下,建立了汉朝。
楚汉相争是从“明修栈道、暗渡陈仓”开始的。刘邦最终取得胜利的结局,使人们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谋略广为传颂。而它的使用也逐渐走出军事领域,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类似做法的一句成语。这句成语,也有人称作“明修暗渡”,意思是一样的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移花接木
明修栈道
暗度陈仓
引  证
1.
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。 元末明初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·九十六回
2.
靳仁大喜请教,单谋附耳说了几句,靳仁拊掌称善道:“此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之计也。”连忙吩咐家人行事去了。 清·夏敬渠·《野叟曝言》·三十三回
3.
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,使尽心机,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与汉王定了三秦。 明·冯梦龙·《喻世明言》·卷三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