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不厌权
[bīng bù yàn quán]
点击听兵不厌权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
基本
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
兵:兵卒;军队。
不:副词。表否定。
厌:讨厌;厌恶。
权:权势;权力。
用法提示
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。
例  句
1. 面对强敌,我们不能一味硬拼,而应该学习“兵不厌权”的智慧,巧妙运用战术,取得战略上的优势。
2. 在这次战役中,将军运用“兵不厌权”的策略,成功迷惑了敌人,赢得了战争的胜利。
成语故事
春秋时,晋文公打算出兵攻打楚国,在开战前他召见舅犯,询问以少敌众的办法。舅犯以“繁礼君子,不厌忠信;战阵之闲,不厌诈伪”来回答晋文公,这句话的大意是:讲求礼的君子,要求自己尽量的忠厚诚信;但用兵打仗时,不排斥以欺诈的方法来取得胜利。文公再以相同的问题询问雍季,雍季认为:烧毁山林以猎取野兽,是不留余地的榨取一空;用欺骗的方式对待百姓,只能骗得一时的信任。文公嘉许雍季的见解,却采用舅犯的建议与楚人战而得胜。事后,班师回朝,封官授爵时,将雍季的功劳列在舅犯之上。群臣不解,文公解释说:“你们有所不知!舅犯所言是一时的权宜之计;雍季之言才是永久的利益啊!”后来“兵不厌诈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作战时不排斥以欺诈的方法来取胜。亦用来比喻做事为了达到目的,不排斥使用诡诈的手段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反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出  处
今其众新盛,难与争锋,兵不厌权,愿宽假辔策,勿令有所拘阂而已。
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
引  证
1.
兵不厌权,愿宽假辔策,勿令有所拘阂而已。 北宋·张预·《十七史百将传》
2.
惟目前贼势新盛,未可争锋,兵不厌权,愿明府宽假辔策,勿与拘牵,诩自然有法平贼呢! 近代·蔡东藩·《后汉演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