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所畏惧
[wú suǒ wèi jù]
点击听无所畏惧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述宾
基本
什么也不怕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无: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。
所:指事词,指出动作或行为的对象。
畏:怕,敬服。
惧:害怕,恐惧。
例  句
1. 面对困难,我无所畏惧,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。
2. 消防员们无所畏惧地冲进火场,他们的勇敢和无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。
成语故事
北魏时期,有一位名叫董绍的人,他精通诗词,又颇有风度仪采。有一年,长安的萧宝夤起兵造反,董绍主动请缨,希望能率领军队去平叛。他在奏折中写道:“我愿带领三千瞎眼的巴人,一举将叛军彻底消灭。”肃宗阅读了董绍的奏折,向身旁的太监徐绍问道:“这些巴人真的是瞎眼的吗?”徐绍向肃宗解释道:“此是绍之壮辞,云巴人劲勇,见敌无所畏惧,非实瞎也。”意思是: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,董绍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,他提到那些巴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猛与凶悍,面对敌人时毫无畏惧,每个人都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他们并非真的盲目,而是心怀坚定与勇气。肃宗听后大笑,立即下令让董绍去征讨叛军。成语“无所畏惧”便由此而来,用来形容不怕困难的样子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浑身是胆
无所顾惮
无所畏忌
无私无畏
同义异形
词组
无所畏惮
无所畏忌
出  处
此是绍之壮辞,云巴人劲勇,见敌无所畏惧,非实瞎也。
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・董绍传》
引  证
1.
又如勇士逢贼,无所畏惧,挥剑当前,群寇皆溃。 宋·张君房·《云笈七签》·卷九十四
2.
他矫健、英勇、强悍、无所畏惧,有使不完的热情和力气。 当代·邓一光·《我是太阳》·一部七
3.
一个无所畏惧的巨人,精神百倍地向着未来迈开了大步。 现代·严文井·《〈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(散文特写)〉序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