茂林修竹
[mào lín xiū zhú]
点击听茂林修竹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并列
基本
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。
茂:茂盛,草木旺盛。
林:长在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。
修:长。
竹:常绿植物,种类很多。茎节明显,中空,质地坚硬,可做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。
例  句
走进这片山谷,只见茂林修竹,清幽宜人,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。
成语故事
《兰亭集序》乃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,创作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。当日,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位友人共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,以酒为媒,以诗会友。王羲之将众人的诗赋辑录成集,并亲自撰写序言一篇,文中不仅详述了众人于兰亭之中流觞曲水的盛况,更借此抒发了个人的内心感慨。在序文中,王羲之巧妙地运用细腻的笔触,勾勒出兰亭周遭的如画美景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这句话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:高耸入云的山岭,郁郁葱葱的密林,以及修长挺拔的竹子,三者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。“茂林修竹”这一成语便源于此序,亦可作“修竹茂林”,用以形容景致优雅、自然宁静的所在。这一成语不仅凝聚了王羲之的文学才华,更承载了东晋时期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。综上所述,《兰亭集序》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,更是其文学才华的生动体现。而“茂林修竹”这一成语,更是成为后世传颂千古的佳话,为后世文人墨客所钟爱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出  处
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
晋·王羲之·《兰亭集序》
引  证
1.
良辰美景,必躬于乐事;茂林修竹,每协于高情。 唐·杨炯·《为薛令祭刘少监文》
2.
宋江跟入角门来看时,星月满天,香风拂拂,四下里都是茂林修竹。 明·施耐庵·《水浒传》·四十二回
3.
湖滨茂林修竹,环境幽静,湖水清澈澄净,鱼虾丰盛。 现代·潘鲁生·《中国名镇(上卷)》
4.
刚过了小桥曲水,又见些茂林修竹。 清·李汝珍·《镜花缘》·第七十二回
5.
毕竟让君图画好,茂林修竹近天然。 清·查慎行·《题王松年流觞曲水图》
6.
茂林修竹,美景良辰,杯盘草具,笑语天真。 宋·范纯仁·《祭鲜于子骏文》
7.
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深山大泽,龙蛇为得性之场:广汉巨川,珠贝是有殊之地。岂徒茂林修竹,王右军山阴之兰亭;流水长堤,石季伦河阳之梓泽。 唐·王勃·《山亭兴序》
8.
可是我能想见:那里禹陵、兰亭等古迹的所在,崇山峻岭之间长着茂林修竹,雄伟、庄严,也是秀丽的。 现代·许钦文·《鉴湖风景如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