昧死以闻
[mèi sǐ yǐ wén]
点击听昧死以闻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承接
基本
冒着死罪向君王禀告。古时臣下向君王进言的习用语,表示诚惶诚恐。
比喻
比喻敢于发表意见,敢于向上反映问题。
昧:冒。
死:生物失去生命,跟“活”相对。
以:用,拿,把,将。
闻:使听到。
例  句
在古代朝廷中,忠臣常常昧死以闻,直言君王之过,以图国家之兴旺。
成语故事
公元前266年,赵国的君主赵惠文王去世后,太子即位,是为赵孝成王。赵孝成王年纪尚轻,难以独自执掌政权,因此赵国的朝中大事都由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太后来决断。孝成王元年(公元前265年),秦国进攻赵国,攻下了赵国的三座城池。在秦国的猛攻下,赵太后只得派人去向齐王求救。齐王说∶"若要齐国出兵相救,除非让赵国的长安君来齐国当人质。"齐王所说的长安君是赵孝成王的弟弟,是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。太后听到齐王的回复,非常生气,她坚决不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。大臣们纷纷去太后面前进谏,希望太后能答应齐王的要求。太后说;"若再有谁来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,我一定要将唾液吐到他的脸上。"有个名叫触龙的老臣,来求见太后,太后怒气冲冲地接见了他。触龙进宫后,一边慢慢坐下,一边对太后说:如今您给予长安君尊贵的地位,又封给他土地和财物,可如果您不让他建功立业,一旦您辞世,他又靠什么在赵国立足?他又怎能保住您给予他的尊贵地位和财富?太后听完了触龙的话,冷静地想了想,认为触龙这位老臣考虑的是对的。她对触龙说∶"我明白了您的一片苦心,我采纳您的建议,这就派长安君到齐国去!"。于是,太后为长安君准备了车马,把他送到齐国去做了人质。齐王也向赵国派出了援兵,赵国军队和齐国军队联手终于击退了秦军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犯颜苦谏
犯颜极谏
直言正谏
直言极谏
出  处
老臣贱息舒祺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怜爱之,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,昧死以闻。
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赵世家》
引  证
1.
久欲上陈,惧在触置,蒙赐恩假,暂违禁省,消渴十年,常虑朝露,抱此愚志,昧死以闻。 南朝梁·沈约·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
2.
宜祖述先朝,宪章古昔,勒功岱岳,登封告成,弘礼乐之制,正三雍之典,扬名万世,以显祖宗。是以不胜大愿,敢昧死以闻。 南朝梁·沈约·《宋书·礼志三》
3.
往年臣尝上封事,请禅位近属,以洗不义之污,无路自达。今其书尚在,谨昧死以闻。 元·脱脱等·《宋史·邓若水传》
4.
冀朝廷鉴其愚忱,并将该编修前进两疏时赐省览,使中外闻之……不胜感激,谨昧死以闻。 清·朱寿朋·《东华续录·光绪二十三》
5.
庞言息而人心一,天下久安,永誉无极。谨昧死以闻。 近代·蔡东藩·《前汉演义》·第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