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乱反正
[bō luàn fǎn zhèng]
点击听拨乱反正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
基本
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今义
现也指纠正错误,整顿混乱局面,使之恢复正常。
拨: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。
乱:没有秩序。
反:翻转,颠倒。
正: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
例  句
1. 身为一个领导者,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。
2. 经过拨乱反正之后,宪政体制终于走上了正轨。
成语故事
封建社会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定一些礼教,儒家代表孔子提倡礼治,要求天子、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等遵守礼制,安于其位,秦末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严重冲击了封建礼教,汉朝建立后,命人重修礼仪以正君臣之位,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力挽狂澜
日月重光
拨乱兴治
反义词
混淆黑白
离经背道
同义异形
词组
返正拨乱
拨乱兴治
出  处
拨乱世,反诸正,莫近诸《春秋》。
战国·公羊高·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
引  证
1.
汉兴,拨乱反正,日不暇给,犹命叔孙通制礼仪,以正君臣之位。 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・礼乐志》
2.
今天运将转,不过数十年,真人当出,拨乱反正。 明·冯梦龙·《古今小说》·卷三十二
3.
也就是把李自成的性格进一步发展……不光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军中领袖,同时也是一个能够统筹全局、澄清海内、拨乱反正的政治人物。 现代·茅盾·《茅盾书简·致姚雪垠》
4.
汉承百王之弊。高祖拨乱反正,文景务在养民。 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
5.
兵部尚书王镇,保邦致治,有拨乱反正之才。 元·施惠·《幽闺记·洛珠双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