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垢索瘢
[xǐ gòu suǒ bān]
点击听洗垢索瘢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
基本
洗去污垢,寻找留下的痕迹。
比喻
比喻过分挑剔别人的缺点或过失。
洗:用水或汽油等涤除污垢。
垢:污秽,脏东西。
索瘢:寻求瑕疵。
例  句
不要洗垢索瘢,我们应该关注大局,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。
成语故事
赵壹,东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,以其高傲的个性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而著称。尽管他屡遭打击和迫害,但幸运的是,在困境中总有友人伸出援手,助他渡过难关。
在汉灵帝的时代,赵壹在京城担任官职,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却让他深感痛心。权贵们垄断了政权,政治黑暗,腐败之风盛行。赵壹以笔为剑,写下《刺世疾邪赋》,直指时弊,痛斥那些贪婪无度的官员和腐败的恶行。其中有一段文字尤其发人深省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羽毛,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对于那些权贵们所喜爱的,他们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出闪光点,哪怕是一张破烂的皮子,也能被他们吹嘘成拥有美丽羽毛的珍品。而对于他们厌恶的,即使是洁白无瑕的玉璧,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找出瑕疵,甚至不惜洗去表面的污垢来寻找那微不足道的缺点。
同义异形
词组
洗垢求瘢
洗垢寻痕
出  处
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,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。
汉·赵壹·《刺世疾邪赋》
引  证
1.
若知其出于老氏,宋儒必洗垢索瘢,曲为讥评;但知其出于经,则护持交赞。此亦矮人之观场也。 明·杨慎·《升庵诗话·老子论性》
2.
好则钻皮出羽,恶则洗垢索瘢。 北宋·宋祁、欧阳修等·《新唐书·魏徵传》·九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