昧旦晨兴
[mèi dàn chén xīng]
点击听昧旦晨兴的拼音
基本释义 联合
基本
指天不亮就起来。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。
昧:暗,不明。
旦:早晨。
晨:清早,太阳出来的时候。
兴:举办,发动。
用法提示
指人勤劳。
例  句
他为了工作昧旦晨兴,身体差点出了问题。
成语故事
司马昱登基后,于三月癸丑日下诏称:“每当我想到战争尚未平息,国家与百姓都疲惫不堪,就深感忧虑。各地的藩镇(地方官员)肩负着治理疆土的重任,而征战的将士们则心怀《东山》诗篇中所表达的思念家乡、期盼归来的情感。其中,有的将士在战场上奋斗至白发苍苍,他们的忠诚与辛劳却仍未得到应有的表彰和记录;有的将士长期服役,家中的粮食储备却已经消耗殆尽。他们常常在天未亮时便起床,直至深夜仍难以入眠。这种辛勤与忧虑,始终是我心中的牵挂。”后来,成语“昧旦晨兴”便流传开来,昧旦指天不亮就起来。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。也作“昧旦晨醒”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反义词
出  处
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
春秋·佚名·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
引  证
1.
若乃赵王既虏,迁于房陵,薄心动念,昧旦晨兴,别艳姬与美女,丧金舆及玉乘,置洒欲饮,悲来填膺,千秋万岁,为怨难胜。 南朝梁·江淹·《恨赋》
2.
孔子在卫,昧旦晨兴,颜回侍侧,闻哭者之声甚哀。 先秦·佚名·《孔子家语·颜回》
3.
每念干戈未戢,公私疲悴。藩镇有疆理之务,征戍怀东山之勤。或白首戎阵,忠劳未叙;或行役弥久,担石靡储。何尝不昧旦晨兴,夜分忘寝。 晋·司马昱·《优恤军士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