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礼后兵
[xiān lǐ hòu bīng]
点击听先礼后兵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连动
基本
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,如果行不能,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。
先:谓时间或次序在前。与“後”相对。
礼:礼仪。
后:时间较迟或较晩,与“先”相对。
兵:武力。
用法提示
含警示意。
例  句
1. 我们在谈判中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,首先尝试通过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,如果不行,再采取强硬措施。
2. 警方在处理这起纠纷时,采取了先礼后兵的方法,先对双方进行调解,如果调解无果,再依法处理。
成语故事
东汉末年,曹操攻打徐州,徐州太守陶谦派人请刘备出兵相助,刘备应允,他决定先以文书劝曹操退兵,若曹操不从,再与其交战。曹操看完文书后大怒,要斩杀使者,立刻攻城。但曹操的谋士郭嘉却劝道:“刘备远救援,先礼后兵,主公当用好言答之,以慢备心;然后进兵攻城,城可破也。”意思是:刘备远来救援,先礼后兵,这是合乎礼节的。我们应以善言安抚他,使其斗志松懈再攻城,徐州城必可轻易取得。曹操听后改变了态度,盛情款待信使,并回信给刘备。就在此时,突然有报告称吕布的军队已攻破衮州,正向濮阳进发。曹操大惊,立即下令撤出徐州。郭嘉提议,可以借此机会卖个人情给刘备,声称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退军,曹操点头同意,于是重新写信给刘备后退兵。后来,成语“先礼后兵”渐渐流传开来,用以指先以礼貌相待,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反义词
不宣而战
出  处
德义在前,用兵在后。
汉·刘向·《说苑·说丛》
引  证
1.
刘备远救援,先礼后兵,主公当用好言答之,以慢备心;然后进兵攻城,城可破也。 明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·第一一回
2.
献忠终于点头,说:“老徐,这样吧,咱们对自成先礼后兵。” 现代·姚雪垠·《李自成》·三卷二一章
3.
我想,他们一定还有大兵在后,先来试探我们……这就叫做“先礼后兵”。 现代·郭沫若·《蔡文姬》·第一幕
4.
为探真元滋娇艳,免不得先礼后兵;岂容氛秽乱清尘,毕竟要斩娇缚魅。 清·吴璿·《飞龙全传》·第二七回
5.
先礼后兵,我给你送棺材本来了。……收下钱,老实点,别再跟我们为仇作对,明白吧? 现代·老舍·《龙须沟》·第二幕
6.
先礼后兵,先动员他一块起义,话说不通再动手抓不迟。 当代·陈忠实·《白鹿原》·三四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