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斩后奏
[xiān zhǎn hòu zòu]
点击听先斩后奏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
基本
先把罪犯处决,再向皇帝奏闻。
比喻
比喻先把事情处理了,造成既成事实,再向当权者或上级报告。
今义
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,然后再上报。
先:时间或次序在前的(跟“后”相对)。
斩:砍头。
后: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位置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。
奏:臣子向皇帝报告。
用法提示
用于办事。
例  句
1. 你们要按规定程序办理追加手续,经过批准后再用,不得先斩后奏
2. 我们应该杜绝不请示而先斩后奏的不良现象。
成语故事
元代剧作家关汉卿(号已斋)在晚年写了一部著名的戏——《窦娥冤》。剧情梗概是:善良的贫家女子窦娥三岁丧母,父亲窦天章是个穷书生,为了偿还欠下的债务和换取上京赶考的路费,把女儿送到蔡婆婆家里去做童养媳。十年后,窦娥的丈夫不幸早死,于是她就和蔡婆婆两个相依为命过着守寡的日子。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垂涎欲滴地窥伺着这两个寡妇。张驴儿本来想毒死蔡婆婆,结果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。他反而诬陷窦娥,逼迫她顺从。官府断案不明,斩杀了窦娥。后来,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当了大官,奉旨访察民情,惩处贪官污吏,回到离别十六年的家乡,终于替女儿昭雪了冤案。 窦天章是朝廷命官,深受皇帝信任。在戏中窦天章有这样一段独白: “老夫我为官廉洁清正,情操坚强、刚直,皇上怜爱我,叫我担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职务,四处审讯囚犯,查阅案卷,赐给我象征权势的宝剑和金牌,让我监察贪官污吏,并允许我先斩后奏。” “先斩后奏”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。
近反义词
同义异形
出  处
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。
东汉·班固等·《汉书·申屠嘉传》
引  证
1.
随处审囚刷卷,体察滥官污吏,容老夫先斩后奏。 元·关汉卿·《窦娥冤》·四折
2.
逊曰:“倘文武不服,何如?”权取所佩剑与之曰:“如有不听号令者,先斩后奏。” 元末明初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·八十三回
3.
不要这么文绉绉的,今后遇到这种问题,先斩后奏。 现代·李英儒·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·十五章
4.
有罪者先斩后奏,有功者任凭授职。 清·钱彩、金丰·《说岳全传》·第五四回
5.
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,故发愤而致死。 北齐·刘昼·《刘子·贵速》
6.
敕赐宝剑金版,如有搅闹功臣筵宴者,著下官先斩后奏。 元·杨梓·《敬德不伏老》·一折
7.
乃拜相如为中郎将,持节而往,令剑金牌,先斩后奏。 明·冯梦龙·《警世通言》·卷六
8.
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,我就挑上了你,咱们是先斩后奏。 现代·老舍·《骆驼祥子》·九
9.
因为老夫廉能清正,奉公守法,圣人敕赐势剑金牌,着老夫先斩后奏。 元·曾瑞·《留鞋记》·第三折
10.
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,例如发展二十余万军队,这叫做先斩后奏。 现代·毛泽东·《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