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成语源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故事是这样的:
春秋时期,晋文公励精图治,使晋国很快强大起来。当时,楚国十分强大,控制着附近的几个小国,俨然是中原的霸主。晋文公决定挑战楚国的霸权。公元前632年,晋文公亲自带领大军,向依附楚国的曹、卫两国发起攻击。楚成王派出大将子玉前去救援。楚成王在子玉出发后不久,便写信给他,警告他不要小看晋文公。他提醒子玉,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,经历过各种
艰难险阻,是一个有经验、有智慧的领导者,是一个强大的敌人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然而子玉并不重视楚成王的警告,他骄傲轻敌,结果在战场上被晋军击败。
成语“险阻艰难”就此诞生,用于表示危险和困难,也作“
艰难险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