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濡以沫
[xiāng rú yǐ mò]
点击听相濡以沫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述补
基本
互相用唾沫沾湿对方。
比喻
比喻在困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。
古义
原指处于干涸境地的鱼用唾液相互浸润。
相:副词,交互,动作由双方来。
濡:沾湿,浸润。
以:用,拿,把,将。
沫:唾沫。
例  句
1. 他们的友情深厚,就像相濡以沫的兄弟,无论遭遇多少挫折都不会放弃彼此。
2.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,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朋友,与他们相濡以沫,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成语故事
庄子,因家境困顿,时常饱受饥饿之苦。一日,其妻劝他出门寻求粮食援助。庄子遂前往拜访监河侯,请求借粮。监河侯听后,表示愿意在秋收之后,借给他三百金以解燃眉之急。然而,庄子却以一则关于干涸车辙中鱼儿的寓言,巧妙地讽刺了监河侯的敷衍与迟缓。随后,他愤然离开,回到了家中。
庄子的妻子见他空手而归,不禁责备他为何不尝试其他方法借粮。庄子却平静地回应:“我自有我的道理。”妻子焦急地说:“道理再大,也得先填饱肚子,否则人如何活命?”庄子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你误解了我的意思。生死本是大自然的规律,如同昼夜更替,无法避免。假如河水干涸,鱼儿被困在陆地上,它们若能相互吹气,用微薄的唾沫滋润对方,固然能暂时存活。但若不能,那么它们倒不如在宽广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,彼此忘却,各自安好。”
由此,诞生了“相濡以沫”这一成语,原意是指离开水的鱼儿,彼此用唾沫沾湿对方,以求短暂生存。如今,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,人们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,共度难关。同时,它也被称作“以沫相濡”,表达了同样的含义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风雨同舟
患难与共
反义词
分道扬镳
以邻为壑
同义异形
词组
以沫相濡
出  处
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
战国·庄周·《庄子·大宗师》
引  证
1.
腊月初,岁云徂。黄河冻已合,深处有嘉鱼。活鱍鱍,跳不脱,又不能相煦以湿,相濡以沫。 宋·普济·《五灯会元·东禅思岳禅师》
2.
放废之人,归来况味殊不恶。沐酬眠食,日与丹铅蠹鱼相濡以沫。 明·刘廷谏·《与刘简斋书》
3.
爹爹很早就死了,妈妈带着他们三个,相依为命,相濡以沫,什么苦都吃过了。 现代·王安忆·《本次列车终点》·六
4.
或低首下心,求其民之相濡以沫。 清·梁启超·《外债平议》
5.
那里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儿。 现代·张贤亮·《灵与肉》·四
6.
吾辈平生共学,朋友间最为相知,又联亲契,情义特厚,相濡以沫,固未足为达。 宋·陈渊·《答李光祖》
7.
阁下十五年前分赔之款,尚未就清,正弟所代为蹙额,乃犹于涸辙中相濡以沫,使弟何以自安。 清·林则徐·《致潘锡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