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战国时期,薛谭,一个来自秦国的年轻人,拜在了技艺高超的秦青门下,决心学习各种技能。然而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薛谭却自以为是地认为已经尽得秦青的真传,于是决定告别师傅,寻求更广阔的天地。秦青对此并未劝阻,反而在郊外的大道上为他设宴饯行。
在宴会上,秦青深情地演唱了一曲。那歌声高亢激昂,如同出鞘的利剑,直刺云霄,震撼了四周的树林,连那飘荡的云彩都似乎为之驻足聆听。薛谭听后,顿时被自己的浅薄所震惊,他意识到自己远未掌握师傅的全部技艺,因此羞愧难当,决定重新回到秦青的身边,继续深造。自那以后,他再也不敢轻言离去,而是虚心学习,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。
这个故事后来流传开来,演变成了成语“响遏行云”,也被称作“声遏行云”、“歌遏行云”或“声振林木”,用以形容歌声之嘹亮动听,能够穿透云霄,震撼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