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壁磨砖
[miàn bì mó zhuān]
点击听面壁磨砖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偏正
比喻
比喻事不能成功。
今义
后因以“面壁磨砖”比喻事不能成功。
面壁:佛教指脸对着墙静坐默念。南北朝时印度僧达摩来华,据传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,潜心修道。后来用“面壁”指专心于学业。
磨砖:比喻艰苦修行。
用法提示
用于处事。
例  句
1. 面对困难,他并没有放弃,而是选择“面壁磨砖”,默默付出,等待机会的到来。
2. 那位科学家“面壁磨砖”,历经数年研究,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。
成语故事
在唐玄宗开元年间,沙门中有一位名叫道一的和尚,他居住在传法院,常常独自一人面壁而坐,深入禅定,致力于修炼法术。然而,他的禅师观察到道一的修炼方式似乎存在某种误解,便决定通过行动来提醒他。禅师找来一块砖头,坐在庵前的大石头上,开始认真地磨起砖头来。道一看见后,心生疑惑,便走上前去询问禅师为何如此行事。禅师回答说他正试图将砖头磨成一面镜子。道一听后,不禁失笑,说道:“磨砖岂能成镜邪?这简直是荒谬至极。”禅师听后,微笑着反问道:“那么,你认为坐禅岂得作佛邪?”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,让道一醍醐灌顶。他意识到,自己虽然一直在坐禅修炼,但心中却缺乏真正的觉悟和明理,只是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修炼,而未能领悟到修炼的真正意义。从此以后,道一改变了自己的修炼方式,开始注重内心的觉悟和明理,不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坐禅。他虚心向禅师请教,深入钻研佛法,最终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高僧。
出  处
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……师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“师作什么?”师曰:“磨作镜。”一曰:“磨砖岂能成镜邪?”师曰:“坐禅岂得作佛邪?”
北宋·释道原·《景德传灯录·南岳怀让禅师》
引  证
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,面壁磨砖亦古人之常事。 宋·陈师道·《请月长老再住荐福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