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不副实
[míng bù fù shí]
点击听名不副实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
基本
指名声或名义与实际不相符合。多指空有虚名或有其名而无其实。
名:名称。
不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
副:是形容词,表示相称、相符合或相配。它指的是某种事物或人的实际状况与其名称或名声相符合的程度。
实:符合客观情况。
例  句
1. 这家餐厅的菜单上写着各种高级美食,但尝过之后才发现味道平平,真是名不副实
2. 这本书被宣传为一本改变人生的励志之作,但读过之后发现内容空洞,名不副实,令人失望。
成语故事
西汉末年,王莽已经位尊权重,又想把女儿许配给皇帝当皇后,以巩固他的权力,于是上奏说:“皇帝即位已经三年,皇后住的长秋官还没修建,掖廷内还没住进嫔妃。以往国家多灾难,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皇位继承人,婚配不当。请考查研究《五经》,制定出聘娶皇后嫔妃的礼仪,按照正规,给皇帝选配十二名嫔妃,以便生育更多的继承人。应该广泛地征选前两朝王族的后裔和在长安的周公、孔子的后裔以及世代列侯的嫡亲女儿。”
王莽对自己的权利还不满意,于是上书说:“臣莽私下思量,我的爵号为新都侯,号称安汉公,官居宰衡、太傅、大司马,爵位尊贵,封号崇高,官职重要,一人就蒙受五项大恩,以臣鄙陋之身,确实不堪承担。根据元始三年天已获丰收,前因灾荒而省免的官职也应恢复。臣以为,宰衡的职责就在于统领百官安定天下,没有印章,即是有其名而无其实。臣莽本没有兼任官职的才能,如今既蒙朝廷错爱,受到信用,臣就请求让御史刻宰衡印章称‘宰衡太傅大司马印’,刻成即授与臣莽,交还太傅与大司马印章。”于是太后下令说:“同意。印上所佩的丝带与相国相同,将亲自出面授印。“
同义异形
词组
名实不副
名不符实
出  处
惧名实之不副,耻才能之无奇。
汉·祢衡·《鹦鹉赋》
引  证
1.
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 三国魏·刘劭·《人物志·效难》
2.
是愚兄与贤妹,论分则疏,论情则亲。若泛泛通家兄妹称呼,未免名不副实 清·夏敬渠·《野叟曝言》·四回
3.
论次于序,以品藻各冠于篇额。如名不副实、才不合道,纵压梁窦,终无取焉。 唐·殷璠·《河岳英灵集序》
4.
青年时写文章,好立大题目,摆大架子,气宇轩昂,自有他好的一方面,但也有名不副实的一方面。 当代·孙犁·《平原的觉醒》
5.
说真的,报纸登载我的那篇通讯名不副实 当代·从维熙·《春之潮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