胁肩累足
[xié jiān lěi zú]
点击听胁肩累足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
基本
缩敛肩膀,叠起双脚。形容恐惧畏缩的样子。
胁:收敛。
肩: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。
累:连续,重叠,堆积。
足:脚。
例  句
1. 在那个权贵的宴会上,许多人为了讨好主人,都胁肩累足,极尽谄媚之能事,让人感到十分不自在。
2. 他为了得到那个职位,不惜胁肩累足,巴结上司,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尊严和原则。
3.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,有些人为了成功,会胁肩累足地迎合他人,放弃自己的个性和追求。
成语故事
晁错多次上书给皇帝,强烈建议削弱吴国的势力。他首先向孝文帝上书,等到孝景帝即位后,他又上书说:“现在吴王日益骄横,如果我们削弱他的势力,他肯定会反叛;但即使我们不削弱他,他早晚还是会反叛的。”结果,孝景帝决定削弱吴王的两个郡,同时也削弱了楚王、赵王和胶西王的领地。
吴王刘濞担心自己的领地会再次被削减,因此准备反叛,并计划夺取朝廷的大权。但他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,所以他必须联络其他的诸侯国一起行动。于是,他派应高去游说胶西王。应高并没有写信,而是口头劝说胶西王:“现在皇上听信奸臣的话,做事也不公正,比如侵夺诸侯的封地就是一个例子。吴国和胶西国在诸侯中都是很有名的,但恐怕也不会安宁了。吴王虽然生病,但大家都知道,而且他因为没去朝见就被皇上怀疑了。他想表白自己的心意也没有机会,即使他耸起肩膀,并着双脚,怕到这种程度,也还不能消除皇上的疑心。”
胶西王被应高的话所打动,最终和吴王一起发动了叛乱。
近反义词
出  处
尝患见疑,无以自白,今胁肩累足,犹惧不见释。
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
引  证
1.
胁肩累足,犹惧不见释。 北宋·司马光·《资治通鉴·汉景帝三年》
2.
胁肩累足,唯恐蹈于悔尤;弹冠振衣,不自知其狷介。 宋·翟汝文·《陈州到任表》
3.
胁肩累足、拱于屈膝、屏气卑声、倾欹诡仄者,礼仪之繁也。 明·方孝孺·《养素斋记》
4.
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,而累足无所履也。” 汉·刘向·《列女传·鲁义姑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