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如指掌
[míng rú zhǐ zhǎng]
点击听明如指掌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
基本
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,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。
明:明白,清楚。
如:像,同。
指掌:指着手掌。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物非常熟悉了解。
用法提示
用于书面语。
例  句
1. 他对这台机器的操作方法明如指掌,每次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。
2. 经过多年的研究,他对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已经明如指掌,成为了业界的权威。
成语故事
在古代,帝王们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与怀念,均会建造始祖庙,并在庙中按照祖先的等级和名分设立灵位。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庆典,帝王们会亲自进入庙宇,向祖先们敬献祭品,祈求他们的庇护与指引,这种庄重的仪式被称作“啰”。然而,这一古老而神圣的礼仪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显得陌生,他们纷纷向孔子请教其中的深意。孔子在审视了鲁国宗庙的灵位排列后,发现其并不符合他所坚持的周礼原则,认为这种排列方式名实不符,有违传统。面对众人的询问,孔子并未直接解释啰礼的具体细节,而是微笑着抬起手,指着掌心说:“了解啰礼的人,在治理国家时,就如同将一切尽在掌握,如同这掌中的纹路一般清晰。”他以此暗示,只有真正懂得礼的人,才能够将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。而能够明了啰礼的人,必然是深谙礼法之道的人,这段对话被后人记录在《论语·八佾》中:“孔子回答说:‘关于啰礼的具体细节,我暂时不便细说。但我想说的是,那些真正理解啰礼内涵的人,他们在治理国家时,就如同我此刻向你们展示手掌一样,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。’”后世的文人墨客,根据孔子的这一席话,创造出了“了如指掌”这一成语,也有“明如指掌”、“烂如指掌”等说法,用以形容对某一事物或情况了解得极为透彻,仿佛就在自己的掌心中一般。
出  处
予于《聊斋》,钩清段明,明如指掌。
清·冯镇峦·《读〈聊斋〉杂说》
引  证
1.
况汉口有极大市街,依托掩护,逸以待劳,持久之力,明如指掌。 当代·杨玉如·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·第六章第二节
2.
故快丁以出水为苦,而运军以改折不出水为苦,一权度而明如指掌矣。 明·顾起元·《客座赘语·快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