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棱两端
[mó léng liǎng duān]
点击听模棱两端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补充
基本
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,或没有明确的主张。
模棱:含糊,不明确。
两:双方。
端:东西的一头。
例  句
1. 对于是否要参加这次比赛,她模棱两端,既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,又害怕错过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2. 在这个道德问题上,他模棱两端,既不支持正义的一方,也不谴责错误的一方,显得非常没有原则。
成语故事
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苏味道与李峤这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,因其杰出的文学造诣而广受尊崇,人们将他们并称为“苏李”。苏味道的一生在官场中沉浮,虽曾位高权重,但他的行事风格却显得尤为谨慎和犹豫。他曾留下这样的箴言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处理事务的态度——不应急于表露个人见解,以免一旦出错便招致责备,而最好的方式则是保持中立,不轻易表明立场。因此,他也被人们戏称为“苏模棱”。这个故事经过岁月的流传,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“模棱两端”和“模棱两可”,用以形容在处理问题时故意含糊其辞,不明确表态或缺乏明确主张的情况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出  处
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
晋·刘昫等·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
引  证
祁宫保模棱两端,怕事之极。 当代·佚名·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粤东纪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