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为不轨
[móu wéi bù guǐ]
点击听谋为不轨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
基本
谋划做叛逆违法的事。
谋:谋划并实施; 为谋求达到某一目的而力行。
为:做;干。
不轨:越出常轨,不合法度。
例  句
这位高官因谋为不轨的罪行被揭发,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成语故事
孙权驾崩后,年仅十岁的孙亮继位,大将军诸葛恪与会稽太守滕胤共同辅政。将军孙继、朱异等朝廷重臣滥用权力,引发朝野公愤。孙亮成年后亲政,便决定铲除孙继,与公主鲁班、太常全尚、将军刘承密谋诛杀孙继,然而计划泄露。孙继得知后,派孙恩在苍龙门外杀死刘承,立琅班王孙休为皇帝。孙休尚未抵达建业,孙继便欲擅入宫室,图谋不轨。群臣畏惧,唯虞翻之子虞汜敢言:“新君尚未抵达,你便欲擅入宫内,此举必引起谣言满天,百姓困惑,非忠孝之道。”孙继闻言不悦,但不敢轻举妄动,亲率千兵迎接孙休。孙休登基后,孙继升为丞相,孙据、孙恩等人封侯,一门五侯,权势如日中天。 后来,这个故事便演化出成语“图谋不轨”,也称“谋为不轨”、“谋图不轨”等,用来形容暗中策划越出常规、不守法度的事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阴谋不轨
同义异形
词组
引  证
1.
这并非为了消灭“谋为不轨”的痕迹,不过以为因通信而累及别人,是很无谓的。 现代·鲁迅·《〈两地书〉序言》
2.
春,正月,王敦诬周嵩、周莛与李脱谋为不轨,收嵩、莛于军中,杀之。 北宋·司马光·《资治通鉴》
3.
未几,又有江西巡按御史林润,复奏严世蕃不赴军伍,居家愈加暴横,强占民间田产,畜养奸人,私通倭虏,谋为不轨。 明·冯梦龙·《喻世明言》
4.
适得阳平表曰:穆泰谋为不轨,招诱宗室。 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任城王澄传》
5.
那聂贾列辄生恶意,妄奏圣上,说老相公故意阻驾,谋为不轨。 元·施惠·《幽闺记·亡命全忠》
6.
照先生说来,简直是大逆不道、谋为不轨的叛党了。这种人要在敝国,是早已明正典刑,那里容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呢! 清·曾朴·《孽海花》·一〇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