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假思索
[bù jiǎ sī suǒ]
点击听不假思索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动宾
基本
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
不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
假:凭借。
思:想,考虑,动脑筋。
索:搜寻,寻求。
例  句
1. 这个保管员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库房里的器材放在哪个架子上。
2. 他回答各种问题总是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。
成语故事
宋人黄干在写给好友的一封回信中,提到他细读《中庸》一书的心得。大意是:《中庸》是子思子在家学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后才写成的一本书,书中详尽阐发了圣贤之道的底细。全书从戒惧谨独(心怀警戒恐惧谨守慎独之道)讲起,接著谈到智仁勇三达德,最后以“诚”字作结。所谓“戒惧谨独”,既不必勉强费力,也不用思考探求,一念之间,立刻就能体会个中真意。初学的人果能勤奋懈地奉行把持,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赋与的本性。至于所谓“智仁勇”三德,以及“诚”之一字,只要加上讲学力行的功夫,也就不难融会贯通了。“不假思索”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个成语,用于表示不经过思考探求,立即做出反应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不加思索
不暇思索
毫不犹豫
反义词
出  处
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
宋·黄榦·《复黄会卿》
引  证
1.
觉新刚刚指挥了女佣把帐子取下,周老太太又请他出去挑选棺木。他不假思索,就一口答应下来,仿佛这是他的义务。 现代·巴金·《秋》·四十六
2.
魏生欲观仙笔,即将文房四宝,列于几上,洞宾不假思索,信笔赋诗四首。 明·冯梦龙·《警世通言》·卷二十七
3.
刚才我因此女话语过于离奇,所以教他写几个字,试他可真读书,谁知他不假思索,举笔成文。 清·李汝珍·《镜花缘》·第十三回
4.
活的“正人君子”们只能骗鸟,若问愚民,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: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! 现代·鲁迅·《朝花夕拾·无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