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近人情
[bù jìn rén qíng]
点击听不近人情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
基本
指性情、言语,行为乖谬,违背常理,不合乎人之常情。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。
不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。
近:合于。
人情:人之常情。
用法提示
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、言行。
例  句
1. 他那不近人情的态度,让人感到难以接近。
2. 她对工作的严格要求,有时会被误解为不近人情,但实际上她只是在追求更高的标准。
成语故事
春秋时代,楚国有个狂士名叫接舆,他给肩吾讲了一个故事。在遥远的北海中,有一座名叫姑射的仙山,山上住着神仙。那些神仙,皮肤像冰雪一样的洁白,容貌如处女一样的端庄。他们不吃五谷杂粮,只需吸风饮露即可生活。他们驾驭飞龙腾跃于云气之中,巡游于四海之外。当那些神仙精神专一时,就能使宇宙间的一切正常发展,万物不病,五谷丰登。肩吾听了这个故事,无法理解,就去对连叔说:“我听了接舆的故事,觉得无稽之谈,愈说愈离奇,无法反复印证。他所讲的好像天上的银河一样,没有边际,不切实际,太使人惊诧了;真是怪诞荒谬,太不近乎人情。”连叔沉思片刻,然后对肩吾说:“是这样。瞎子对于有文采的东西无法鉴赏,聋子对钟鼓之声无法判断。在智慧上也是这样,因为你不知道接舆所说的是高妙的至理,所以你认为他的话是荒诞的。听了你说的这番话,我感觉你和从前一样,没有任何进步。”肩吾听了连叔的话,默不作声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不近道理
拒人千里
反义词
知情达理
合情合理
善解人意
出  处
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;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大有径庭;不近人情焉。
战国·庄子·《庄子·逍遥游》
引  证
1.
岂有令百姓移茶树就官场中栽,摘茶叶官场中造,有同儿戏,不近人情。 五代·刘昫等·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下》
2.
正叔多用古礼,子瞻谓其不近人情如王介甫,深疾之,或加抗侮。 宋·邵伯温·《邵氏闻见录》·卷一三
3.
师父忒也不从人愿!不近人情!老员外大家巨富,许下这等斋僧之愿,今已圆满,又况留得至诚,须往年把,也不妨事;只管要去怎的? 明·吴承恩·《西游记》·第九六回
4.
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?还说我恐吓,实太过不近人情。 清·黄小配·《廿载繁华梦》·三二回
5.
(浩)性不好老、庄之书,每读不过数十行,辄弃之,曰:“此矫诬之说,不近人情,必非老子所作。” 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崔浩传》·三五
6.
一起玩玩,不要这样不近人情。 现代·曹禺·《日出》·第二幕
7.
原来王荆公,讳安石……平时常不洗面,不脱衣,身上虱子无数。老泉恶其不近人情,异日必为奸臣,曾作《辨奸论》以讥之,荆公怀恨在心。 明·冯梦龙·《醒世恒言》·卷一一
8.
这些不近人情的空想,竟变了一句话,表现了出来。 现代·郁达夫·《茫茫夜》·一
9.
我想此女识见不凡,志气颇远,多是看上他才调,私奔他去了。我要追他亦有何难,只是人道我轻贤重色,不近人情,故此放他去了。 明·张凤翼·《红拂记·物色陈姻》
10.
五舅也太不近人情,五舅母走了,他不但自己不送,还不准喜儿去送。 现代·巴金·《秋》·四九
11.
有一次他在烟台卧病,萨夫人从威海卫赶来视疾,被他辞了回去,人都说他不近人情。 现代·冰心·《记萨镇冰先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