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水小牍》中写道:“其仆来告,枚走视之,则目瞪口噤,不能言矣。”故事是这样的:
在汝州鲁山县西的小山中,有一座名为“女灵观”的庙宇,里面供奉着一位美艳却带着哀怨的女神。一日,有一个名叫夏侯祯的人来到此地,被女神的美丽所吸引,他在庙中痴痴地驻足,口中祝祷,表示愿意留下来侍奉女神,希望女神能够成全他的心愿。当夜,夏侯祯陷入了一种神智恍惚的状态,无法入睡,仿佛被阴灵侵扰。他的朋友皇甫枚闻讯赶来,只见夏侯祯瞪大双眼,嘴巴紧闭,神情呆滞,无法言语。皇甫枚猜测,这应是夏侯祯在“女灵观”中的祝祷,触怒了女神。于是,他代夏侯祯向女神道歉,夏侯祯这才恢复了正常。
后来,文中的“目瞪口噤”一语演变为成语“
目瞪口呆”,也作“目定口呆”“口呆目瞪”等,指瞪着眼睛发愣,张着嘴巴讲不出话来,形容人在受惊或受窘时,神情呆滞,无法言语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