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忧外患
[nèi yōu wài huàn]
点击听内忧外患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
基本
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。
比喻
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。
内忧:内部的忧患,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。
外患:来自国外的祸害,多指外国的侵略。
用法提示
含感叹意。
例  句
1.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,国家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来稳定局势。
2. 历史上,许多朝代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,不得不进行深刻的社会改革。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鲁国大乱,大权被季孙氏、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,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,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,主张“君君臣臣”以及“仁政”,召见孔子,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。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,内部重振君威,制定了一系列措施。
近反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外忧内患
出  处
君外舍而不鼎馈,非有内忧,必有外患。
春秋·管仲·《管子·戒》
引  证
1.
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,又生着病,却这么拼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,又怎么能够持久呢? 现代·鲁迅·《且介亭杂文·忆韦素园君》
2.
可是,在旧中国,内忧外患,多事之秋,这样的日子实在太多,有时还不免重叠。 现当代·徐铸成·《报海旧闻》·四三
3.
凡今日之内忧外患,皆权相三十年酝成之。 宋·杜范·《嘉熙四年被召入见第一札》
4.
方今内忧外患,并时而作,国势危于累棋。 明·赵南星·《与张还朴》
5.
摆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,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,越想越觉危险。 清·曾朴·《孽海花》·第二十一回
6.
从天启末年以来,内忧外患,交相煎迫,迄无宁日。 现代·姚雪垠·《李自成》·一卷五章
7.
只因为本国太破烂,内忧外患,非常之多,自顾不暇了,所以只能将台湾这些事情暂且放下。 现代·鲁迅·《而已集·写在“劳动问题”之前》
8.
内忧外患澄清日,痛饮黄龙定约君。 现代·朱德·《和郭沫若同志》
9.
忠臣烈士,沦亡殆尽;内忧外患,相仍而起,陛下将何以为策? 宋·李心传·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·一七二·绍兴二十六年五月己巳》
10.
时弟妹皆幼,内忧外患独身当之,遂得危疾,连年累岁。 清·方苞·《方苞集·一七·兄子道希墓志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