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不拘一格
[bù jū yī gé]
基本释义
褒义
述宾
基本
指不拘泥于一种规格或形式;不为某种风格、样式所限制。
比喻
比喻打破常规。
不拘:不拘泥;不计较;不限制。
一:数词。大写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
格:规格,标准。
例 句
1.
在这个设计大赛中,年轻设计师们展现出了
不拘一格
的创意,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,从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,同时融入现代科技,让人眼前一亮。
2.
在艺术创作上,他总是能够打破常规,
不拘一格
地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,使得他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和共鸣。
3.
在招聘人才时,公司应该
不拘一格
,重视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,而非仅仅局限于学历和背景。
成语故事
清朝道光年间,有个名叫龚自珍的诗人。他出身在一个名门大户人家,从小受到很好的教养。二十七岁那一年,他考中了进士,从此在朝中做了近二十年左右的官。龚自珍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和清王朝统治集团的腐败,毅然辞官回乡。这年夏天,龚自珍由京城去杭州,路过镇江时,恰好碰上赛神,人们抬出玉皇及风神、雷神来拜祭。一位道士请他写一篇献给天神的祭文。龚自珍欣然命笔,写下了《九州生气恃风雷》这首著名的诗歌。诗的大意是:中国要有生气就得靠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大变革,象现在这样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令人悲愤;我还是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,不拘一格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别具一格
不落俗套
不主故常
反义词
千篇一律
陈陈相因
墨守成规
如出一辙
同义异形
词组
不名一格
出 处
寻常自怪诗无味,虽被人吟不喜闻;见说与君同一格,数篇到火却休焚。
唐·姚合·《寄李干》
引 证
1.
还有科举之外,另行拔擢,或是德行孝廉,或是诗词歌赋,或是应对得好,或是荐举,或是一材一艺之长,不拘一格。
明·周楫·《西湖二集》·卷三
2.
东坡随物赋形,信笔挥洒,不拘一格,故虽澜翻不穷,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。
清·赵翼·《瓯北诗话·黄山谷诗》
3.
不但体裁,风格,题材,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,甚至连主题,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。
当代·秦牧·《艺海拾贝·“果王”的美号》
4.
闻得姐姐丹青甚佳,妹子要画个“长安送别图”,大家或赠诗赠赋,不拘一格,姐姐可肯留点笔墨传到数万里外?
清·李汝珍·《镜花缘》·六八回
5.
马任之对这种天才不大了解,不过听说他没有逃跑,还留在上海。他出于“统战”的原则,不拘一格收罗人才,就托丁宝桂写信邀请。
现当代·杨绛·《洗澡》·一部三章
6.
方的才气很大,也外露。他的文章,不拘一格,文无定法,有时甚至文无定见。
当代·孙犁·《〈方纪散文集〉序》
7.
为诗自出杼轴,不拘一格。
清·汤斌·《汤子遗书·七·拔贡彦公赵君墓志铭》
8.
即使在一种艺术形式之中,由于题材的不同,在表现上也应该勇于创造,不拘一格。
当代·秦牧·《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》
9.
这使得小张又深有领悟,用人之道,不拘一格;能因时因地制宜,就是用人的诀窍。
当代·高阳·《红顶商人胡雪岩》·第八章
10.
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;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清·龚自珍·《己亥杂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