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内修外攘
[nèi xiū wài rǎng]
基本释义
中性
联合
基本
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内:内部、里面。
修:治理、整治国政。
外:外部、外面。
攘:抵御、排除。
用法提示
用于治政等。
例 句
1.
他深知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,必须
内修外攘
。
2.
在新的挑战面前,他选择了
内修外攘
的策略,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,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,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攘外安内
出 处
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
宋·胡锜·《拟力田诏》
引 证
1.
观于《垂拱》《奏札》二篇及《戊午谠议序》,反复以天经地义内修外攘不可逆为言。
明·张纶·《林泉随笔》
2.
承先皇帝饬励之后,内修外攘之余,将帅之铨择,士卒之搜练,器甲之犀利,财用之充委,皆数倍于宝元、庆历之间。
宋·秦观·《边防中》
3.
当周宣王时,猃狁内侵,逼近京邑,淮夷外叛,绎骚东南。然宣王内修外攘,卒成中兴之治。
明·何良俊·《直庐稿序》
4.
先生内修外攘,吏民倚以为安。在官五年,贼卒不敢犯。
清·李元度·《黄海华观察七十寿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