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齐治平
[xiū qí zhì píng]
点击听修齐治平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
基本
指提高自身修为,管理好家庭,治理好国家,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,泛指伦理哲学(比如齐家的孝,治国的忠,平天下的义)和政治理论。
修:指修身。
齐:指齐家。
治:指治国。
平:指平天下。
例  句
1. 在中国古代,修齐治平是许多有志之士的毕生追求。他们通过不断学习、自我完善,努力将个人修养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,以实现更远大的抱负。
2. 他始终坚信,修齐治平是每个人应当追求的目标。从修身做起,不仅能使个人品德高尚,更能为家庭和睦、国家繁荣贡献力量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齐家治国
治国齐家
出  处
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战国·曾子·《礼记·大学》
引  证
1.
使《大学》修齐治平之具皆备于我,他日出潜离隐,举而措之,其所成就当何如哉? 南宋·高斯得·《蹇叔潜字成子说》
2.
今世儒者皆谓明心见性之功与正心诚意不同,修齐治平之用与不治不言不化不同。 明·蔡献臣·《陈止止东山法语序》
3.
夫学之精者在乎天人之际,性命之微,其大者则在修齐治平之实。 清·朱一新·《答濮止潜同年书》
4.
又用近今格致之理术,以发挥修齐治平之事,精深微眇,繁富奥殚。 近代·严复·《原强》
5.
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、五权宪法、建国大纲,于修齐治平之道,已提其纲而挈其凡。 近代·廖仲恺·《孙文主义丛刊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