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对苏颋的才华深感钦佩,欲任命他为宰相,于是命令中书舍人肖嵩起草诏书。肖嵩迅速完成了任务,将诏书呈上。玄宗在阅读诏书时,发现其中有“国之瑰宝”一词,心生不悦。虽然这是对苏颋的赞美,但苏颋的父亲名字恰含“瑰”字,古人有避讳长辈名讳的习俗,因此玄宗命令肖嵩重新修改。肖嵩心中惊慌,汗如雨下。时间过去了很久,玄宗走到肖嵩面前,发现他只是将“国之瑰宝”改为“国之珍宝”,并未创作出更优美的词句,唐玄宗深感失望。待肖嵩退下后,玄宗将草稿扔至地上,怒斥道:“虚有其表耳。”意思是说肖嵩虽外貌俊朗,但才情却与之不符,名不副实。原本,他以出众的颜值和看似卓越的才情示人,然而在实际写作中,却难以产出高质量的文稿,因此玄宗对他表达了如此的斥责,批评他空有外表而内在匮乏。这就是成语“虚有其表”的出处,比喻才不符貌,
有名无实。该成语也被称作“空有其表”、“
徒有其表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