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言敏行
[nè yán mǐn xíng]
点击听讷言敏行的拼音
基本释义 褒义 并列
基本
拙于言谈,捷于行事。
比喻
比喻说话谨慎而行动机敏。也指不尚空谈而注重实际行动。
讷言:说话迟钝,不善言辞,这里指说话谨慎。
敏:敏捷。说话谨慎,行动敏捷。
行:行为。
易错点
讷,不能读作nà。
例  句
1. 他是一个讷言敏行的人,虽然话不多,但总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2. 在团队中,他始终保持讷言敏行的风格,用高效的执行力赢得同事们的尊重。
成语故事
孔子认为:君子的言行最主要的,是要笃实。他是这样阐述的:我们要发一个议论,那是很容易的,但要照着发的议论去做,那就不是容易的了。古时的君子为我们作出了样子:在发言的时候,要小心、谨慎,不要一说就出来,而是不肯轻易开口;到了做事的时候,却是着力去做,尽力把事做好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刚毅木讷
出  处
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
春秋·孔子后学等·《论语·里仁》
引  证
1.
河质性忠直,讷言敏行,有气干,能服勤。 三国吴·韦昭·《吴书》
2.
不可不深自警省,讷言敏行,以改故习之谬也。 宋·朱熹·《答王近思书》
3.
张老师思维慎密,讷言敏行,对同学们体贴入微,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凝神静听,待别人都发表了意见之后,才略抒己见,话虽不多,却言简意赅,发人深思。 当代·赵林·《暮色中的十字架》
4.
金吾大将军许诫言,心和志坚,讷言敏行……文武之任,课绩斯著。 唐·贾至·《授许诫言检校太仆卿制》·二三
5.
(辛化光)博识多闻,讷言敏行,善与人交,久而益敬。 宋·苏颂·《苏魏公文集·六一·朝请郎辛君墓志铭》
6.
近年讲学者固多英才,然言之太觉易易,似与圣门讷言敏行相反。 明·魏校·《答欧阳崇一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