喧宾夺主
[xuān bīn duó zhǔ]
点击听喧宾夺主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
基本
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。
比喻
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;也比喻外来的、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、主要的事物的地位。
喧:声音大。
宾:客人。
夺:胜过;压倒。
主:接待别人的人。
例  句
1. 在这次画展中,一些装饰性的展品过于华丽,喧宾夺主,反而让观者忽略了真正的主角——那些精心创作的画作。
2. 婚礼上,宾客们过于喧闹,几乎要喧宾夺主,让新人们难以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刻。
成语故事
《宋书》这部史书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叙述方法,即对于某些人物,即使他们没有独立的传记,但他们的相关事迹或成就却会作为附加内容,出现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之中。具体做法是,在叙述某位人物的事迹时,会先简要介绍与该人物有关联的另一位人物的经历或背景,以作为铺垫,随后再回到原本要叙述的那位人物的故事上。
以《刘义庆传》为例,文中在讲述刘义庆的生平事迹时,因为提到了他喜好招揽文人墨客,特别是提到了鲍照等人,于是紧接着就详细叙述了鲍照的情况,包括他的字(明远)以及他文采丰富、辞藻华丽的特点。由于鲍照的文采出众,文中还直接引用了他创作的《河清颂》全文,这篇颂文长达二千余字。此外,还进一步讲述了鲍照因为担心当时的皇帝(孝武帝)嫉妒他的才华,而故意在写作时采用粗俗的语言和繁复的句式来避祸的故事。
然而,这样的叙述方式也带来了一个问题:在《刘义庆传》中,原本应该作为主角的刘义庆的事迹反而显得相对较少,而鲍照的事迹和作品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,这就造成了一种“喧宾夺主”的效果,让读者感觉鲍照似乎成了这篇传记的主角,而刘义庆则退居次要地位了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反客为主
鸠占鹊巢
喧客夺主
反义词
客随主便
同义异形
词组
喧客夺主
出  处
余仿为之香则喷鼻而酒味变矣。不论酒而论香,是为喧宾夺主。
清·阮葵生·《茶馀客话》·二〇
引  证
1.
川盐占淮已久,早成喧宾夺主之势。 清·金安清·《川淮两全说》
2.
廿年,民智既开,民力既充,还怕不变成个多数政治吗?成了多数政治,还怕什么外种人喧宾夺主吗? 近代·梁启超·《新中国未来记》·三回
3.
今各国轮船无处不到,获利甚厚,喧宾夺主,害不胜言。 清·郑观应·《盛世危言新编·富国·商船》
4.
她在任何地方都要冒尖,喧宾夺主,以自我为中心。 当代·蒋子龙·《阴错阳差》·八
5.
近有喧宾夺主之势。 清·杨宜治·《俄程日记》·卷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