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施倒行
[nì shī dào xíng]
点击听逆施倒行的拼音
基本释义 贬义 并列
古义
原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
今义
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。
逆施:悖理行事。
倒行: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。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楚国大臣伍子胥因家族悲剧逃亡至吴国,誓为家人复仇。他率吴军攻破楚都,但楚平王已逝。伍子胥泄愤挖出平王尸体鞭打三百下。其好友申包胥责备他过分,伍子胥回应称年事已高,急切复仇,别无选择。”这个典故衍生出了成语“倒行逆施”,也称“逆施倒行”、“逆行倒施”等,原意是指行为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现在,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那些违背正义、违背时代潮流或违背人民意愿的行为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出  处
窃以世有用至弱而为强,深居简出而养之以勇,事有冒大害而就利,逆施倒行而权之以人。
宋·孙觌·《贺史相启》
引  证
逆施倒行,以迄于今。 近代·孙中山·《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