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时期,苏轼与胞弟苏辙曾并肩游历至渑池,夜宿于一座古寺之内。彼时,老僧奉闲以慈悲之心,热诚地接待了这对兄弟,他们在寺院的墙壁上即兴挥毫,留下了墨宝。岁月流转,当苏轼再次翻阅苏辙的《渑池怀旧》时,却发现奉闲大师已圆寂而去,旧日的痕迹亦随风飘散。
此情此景,让苏轼深感人生无常,遂挥毫泼墨,书下:“人生如旅,漂泊何处似?宛若飞鸿踏雪泥。雪上爪痕轻且浅,鸿飞天际何曾计?”诗句道尽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,如同飞鸿掠过雪地,留下的爪印虽浅,却也是那一刻存在的证明。
奉闲大师的新塔虽立,但昔日的诗句已难觅其踪,就如同那飞鸿在雪地上的爪印,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。这一切,都如同“
雪泥鸿爪”,成了往事中难以磨灭的痕迹。
此成语“
雪泥鸿爪”亦被后世传颂为“
鸿爪雪泥”或“雪中鸿爪”,用以比喻人生中那些短暂而深刻的印记,那些虽然易逝却永远镌刻在心中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