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缺毋滥
[nìng quē wù làn]
点击听宁缺毋滥的拼音
基本释义 中性 紧缩
基本
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,宁可少一些,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。
宁:宁愿。
缺:缺乏;短少。
毋:不要。
滥:过度。
例  句
在挑选礼物时,她始终坚持宁缺毋滥,宁愿不送礼物,也不愿意送一个质量差、没有意义的礼物给朋友。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楚康王在位的时代,晋楚两国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,战争的阴影笼罩在两国的边界上。为了缓解这一紧张局势,宋国的向戌以及蔡国的声子都积极寻求和平解决之道。声子更是先后出使晋国和楚国,以图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。当声子抵达楚国,楚国的令尹子木接见了他,并向他询问晋国的情况。子木好奇地问道:“依你之见,晋楚两国之间,哪国的大夫更为优秀?”声子深思后回答:“晋国的卿大夫在数量上或许不及楚国,但楚国的大夫们才华横溢,都是难得的卿士之才。然而,这些楚国的人才到了晋国,就如同楚国的杞木、梓木和皮革,虽然它们产自楚国,但最终却被晋国所利用。”子木听后,不禁疑惑道:“晋国难道没有国君的同族和姻亲担任大夫吗?”声子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晋国确实有这样的大夫,但晋国使用楚国人才的情况更为普遍。我曾听闻,治理国家的良策在于赏赐适度,刑罚不滥。如果赏罚失衡,宁可赏赐稍微过分一些,也不能滥用刑罚。因为滥用刑罚可能使坏人得利,但至少不会伤害到那些有德行的人。若是一旦失去这些有德行的人,国家必将遭受重大的损失。古时治理百姓的贤明君主,都乐于赏赐而慎用刑罚,他们体恤民情,为百姓操心而不知疲倦。
近反义词
同义异形
词组
出  处
善为国者,赏不僭而刑不滥……若不幸而过,宁僭无滥。
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引  证
1.
虽《学政全书》原有宁缺毋滥之例,而一概缺额,似又非鼓舞人才之意。 清·彭启丰·《谨陈学政事宜札子》
2.
前天晚上,我们不是决定了“宁缺毋滥”的宗旨么? 现代·茅盾·《子夜》·五
3.
在原则上,凡是人为的音乐,都应该宁缺毋滥。 现代·梁实秋·《雅舍小品·音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