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一下
循名校实
[xún míng jiào shí]
基本释义
中性
偏正
基本
犹
循名责实
。按其名而求其实,要求名实相符。
循:依照。
名:事物的名称。
校:订正;校对。
实:实际;事实。
例 句
在这个项目中,我们必须
循名校实
,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名称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匹配,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
循名核实
循名考实
循名课实
循名责实
出 处
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
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刘弘传》
引 证
1.
故无形者有形之本,无声者有声之母。
循名责实
,实之极也;按实定名,名之极也。参以相平,转而相成,故得之形名。
春秋·邓析·《邓析子·转辞篇》
2.
唯(辛)术性尚贞明,取士以才器,
循名责实
,新旧参举……考之前后铨衡,在术最为折衷,甚为当时所称举。
唐·李百药·《北齐书·辛术传》·三八
3.
循名责实
,使有司以不知为道,以禁苛为主,如此则百官之事,各有所考。
春秋战国·文子·《文子·上仁》
4.
我们现在虽有中华民国之名,尚无中华民国之实,
循名责实
,这就是今天的工作。
现代·毛泽东·《新民主主义论》·五
5.
故有道之主,灭想去意,清虚以待,不伐之言,不夺之事,
循名责实
。
西汉·刘安·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
6.
今当盛明之朝,不能
循名责实
,使百吏各称其职,上酧陛下,而遽以品流为先,臣未知致理之由。
唐·裴庭裕·《东观奏记·高湜崔慎由议政》
7.
或曰饱仁义者不愿人之膏粱,美闻誉者不愿人之文绣,恐
循名责实
者过而抚之,以为端友之不屑于是也。
明·程敏政·《端友斋录序》
8.
论者疑空言为无用,欲
循名责实
以收有用之才。
近现代·王荣商·《四川乡试录序》
9.
陛下之出,以镇国公为名号,苟所至亲王地,据勋臣之礼以待陛下,将朝之乎?抑受其朝乎?万一
循名责实
,求此悖谬之端,则左右宠幸之人,无死所矣。
近现代·蔡东藩·《明史演义》